查询
中药材价格
当前位置:中药大全 > 中药材价格 >

桂枝汤用赤芍还是白芍,桂枝白芍汤的功效

时间:2023-01-31 01:30:40 编辑:admin  手机版 
分享至:

桂枝汤怎么做?

桂枝12g白芍12g生姜9g大枣6枚

加冷水浸泡30分钟,大火烧开,文火在熬15到20分钟熬好后,到药水出来,加入

开水继续熬10分钟,把两次熬好的药水混和在一起,分两次温服!一次150毫升

忌:辛辣腥服后,避风!

主治】外感风寒表虚证。症见发热头痛、汗出恶风、鼻流清涕、干呕、口不渴、脉浮缓。【正文】用法:水煎,分二次温服,服后片刻,饮一小碗开水,使其微微汗出。方解: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。表虚是因营卫不和所致。卫阳不固。则肌表空疏而恶风,营阴不能守则汗自出,风邪乘虚入于肌表。方中桂枝辛温,解肌通阳、发汗解表为主药;辅以白芍敛阴和营,且可阻止桂枝以防发汗太过而伤阴。桂芍相配,一散一收,调和营卫,使表解里和。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。大枣助芍药养营,姜枣合用,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,共为佐药。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。上药合用共凑解肌发表、调和营卫之功。临床运用:1.本方应用广泛,除用于风寒表虚证外,亦常用于一切杂病之表虚自汗。如妇女任娠恶阻、病后、产后营卫不和,或气血不调之时而微热、时而微寒、脉缓有汗者。2.本方加葛根,名桂枝加葛根汤(《伤寒论》),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。3.本方加厚朴、杏仁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(《伤寒论》)用于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。4.本方加龙骨、牡蛎,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(《金匮要略》)用于阴阳失调之遗精、眩晕、盗汗、自汗者,取其调和阴阳、镇潜固涩之效。5.本方芍药量加倍,再加饴糖,名小建中汤,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脘挛痛。注意事项:1.外感风寒表实证忌用。2.温病初起,但发热不恶寒,有汗而渴,舌红苔黄,脉数者禁用之。

桂枝汤在家怎么做?

            桂枝汤具有解寒散热的作用,也有健脾胃的一个作用。当出现了流鼻涕,怕冷,怕风,心阳不足,心慌气短,感冒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使用桂枝汤。

           那桂枝汤有这么好的功效,我们应该怎么制作呢?首先我们去药房买一点药材。白芍十六克,甘姜十一克,甘草四克,桂枝十克,红枣五个。第二步把准备好滴药材用一个碗装起来清洗干净,用一个过滤的筛子滤干水分。第三步起锅在锅里放入清水,再把滤干过水分的药材放到锅中煮十分钟左右,煮成红色的水样就可以了。第四步把那些药材都扔掉,用一个水壶盛出桂枝汤即可,每天早上喝一杯非常的养生。

           尤其是那种体质不好,经常感冒以及经常出汗的小伙伴们,可能就是阴阳不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桂枝汤来调节他的阴阳。自己在家去药房买点我刚刚所说的药材(大部分食材家里也会有的比如红枣和姜)其他的如果家里实在没有就去药房买点回来,没事的时候在家里自己制作。而且这个桂枝汤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喝的,预防感冒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夏天炎热的天气里,有的小伙伴怕凉,而且又怕冷,尤其是大风一刮的时候特别冷。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桂枝汤把畏寒赶走。桂枝汤的制作方法以上也有说道,只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。也不知道小伙伴们,你们有没有学会到?如果学到了,有的小伙伴也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,就赶紧在家里自己去制作一下桂枝汤吧,既简单又养生。

芍药是什么植物?

芍药:

别名将离、婪尾春、余容、犁食、没骨花、黑牵夷等。属于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。芍药属植物约35种,分布于欧、亚大陆温带地区,根据其生长习性和花盘形状分为两组。一是牡丹组,系落叶灌木或亚灌木,花盘杯状或盘状,革质或肉质,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。我国产三种(不包括变种),即牡丹、黄牡丹和紫牡丹。二是芍药组,系多年生草本,花盘不发育,包住心皮基部,不很明显。芍药组植物约30种,主要分布在欧、亚大陆温带地区。另有二种产美洲,有的把它们另列为一组,称美洲芍药组。

国外产的芍药组植物,都是花卉的重要种,其中最主要的有四种:蕨叶芍药,花血红色,原产保加利亚和高加索;淡黄芍药,花淡黄色,或带浅绿色至白色,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;黄芍药,黄色,原产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区;红心芍药,花白至深红,原产欧洲南部。

我国产的芍药组植物有八种和六个变种,其中通常直称为芍药的,是近代芍药品种群的主要原种。八种芍药分别是:草芍药、美丽芍药、芍药、多花芍药、白花芍药、川赤药、新疆芍药和窄叶芍药。

草芍药别名山芍药、野芍药,花白色、红色、紫红色,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东部、贵州、湖南西部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河南西北部、陕西南部、山西、河北、东北。在朝鲜、日本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。其变种有毛叶草芍药。

美丽芍药花红色,主要分布于云南东北部、贵州西部、四川中南部、甘肃南部和陕西南部。

芍药花白色,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,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陕西及甘肃南部。在朝鲜、日本、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,其变种有毛果芍药。

多花芍药花白色,主要产于我国西藏南部,在尼泊尔、印度北部也有分布。

白花芍药花白色,产于西藏南部。

川赤药的花多为紫红色或粉红色,主要分布于西藏东部、四川西部、青海东部、甘肃及陕西西南部。其变种有毛赤药、光果赤药、单花赤芍。

新疆芍药的花红色,产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。

窄叶芍药花紫红,产于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。有变种块根芍药。

芍药不仅是名花,而且根可供药用。根据分析,芍药根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,用途因种而异。中药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药的根,它是镇痉、镇痛、通经药。对妇女的腹痛、胃痉挛、眩晕、痛风、利尿等病症有效。一般都用芍药栽培种的根作白芍,因其根肥大而平直,加工后的成品质量好。野生的芍药因其根瘦小,仅作赤芍出售。中药的赤勺为草芍药的根,有散淤、活血、止痛、泻肝火之效,主治月经不调、痰滞腹痛、关节肿痛、胸痛、肋痛等症。

芍药的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掺合油漆作涂料用。根和叶富有鞣质,可提制拷胶,也可用作土农药,可以杀大豆蚜虫和防治小麦秆锈病等。

芍药花大艳丽,品种丰富,在园林中常成片种植,花开时十分壮观,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。或沿着小径、路旁作带形栽植,或在林地边缘栽培,并配以矮生、匍匐性花卉。有时单株或二、三株栽植以欣赏其特殊品型花色。更有完全以芍药构成专类花园称芍药园。

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,或插瓶,或作花篮。如在花蕾待放时切下,放置冷窖内,可储存数月之久。作切花用的主要为重瓣品种;单瓣的插瓶,几天就辨落花谢。

芍药栽培的历史悠久,据考证汉时长安地区就有栽培。盛产芍药的地区常随朝代的变更而变迁,隋唐后是扬州,极盛于宋。刘颁《勺药谱·序》说:“天下名花,洛阳牡丹,广陵(即扬州)芍药,为相牟埒”。《本草》载:“芍药……处处有之,扬州为上”。周文华《汝南圃史》称述“扬州之芍药冠天下”。陈淏子《花镜》中也认为“芍药推广陵者为天下最”。

宋朝以来有关勺约的著作中都十分推祟扬州芍药,但是就在宋代,种植芍药之盛也不限于扬州。刘颁《芍药谱·序》里写道:“自广陵南至姑苏,北入射阳,东至通州海上,西止滁和州,数百里间人人厌观矣。”

到了明朝,芍药牡丹栽培中心转移到了安徽毫州,清朝又转到山东曹州(今山东菏泽),后又转至北京丰台一带。《析津日记》记载:“芍药之盛,旧数扬州,……今扬州遗种绝少,而京师丰台,连畦接畛……”,可见当时种植之盛。

芍药性耐寒,在我国北方都可以露地越冬,土质以深厚的壤土最适宜,以湿润土壤生长最好,但排水必须良好。积水尤其是冬季很容易使芍药肉质根腐烂,所以低洼地、盐碱地均不宜栽培。芍药性喜肥,圃地要深翻并施入充分的腐熟厩肥,在阳光充足处生长最好。

芍药的繁殖有播种、扦插和分株法,通常以分株繁殖为主。分株期以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为宜,将根株掘起,震落附土,用刀切开,使每个根丛具2~3芽,最好3~5芽,然后将分株根丛栽植在准备好的圃地。如果分株根丛较大(具3~5芽),第二年可能有花,但形小,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长良好。根从小的(2~3芽),第二年生长不良或不开花,一般要培养2~5年。

播种繁殖以种子成熟后采下即播种为宜,越迟播发芽率越低。芍药种子有上胚轴休眠现象,播种后当年秋天生根,次年春暖后芽才出土。幼苗生长缓慢,有的芽3~4年才可开花,还有到第5~6年才开花的。

扦插法可用根插或茎插。秋季分株时可收集断根,切成5~10厘米一段,埋插在10~15厘米深的土中。茎插法在开花前两周左右,取茎的中间部分由二节构成插穗,插温床沙土中约一寸半探,要求遮荫并经常浇水,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后既能发根,并形成休眠芽。

芍药,别名离草、婪尾春、余容、犁食。属毛莨科,多年生宿根草本,高1米左右。具纺锤形的块根,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,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。初出叶红色,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,中部复叶二回三出,小叶矩形或披针形,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。花大且美,有芳香,单生枝顶;花瓣白、粉、红、紫或红色,花期4一5月。古人评花:牡丹第一,芍药第二,谓牡丹为花王,芍药为花相。因为它开花较迟,故又称为“殿春”。

然而,芍药被称为女科之花,并不是因为它的花美,而是因为它的根好。芍药的根仍称为“芍药”,是著名的中药材。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医药著作《本经》里,已有芍药的名称记载。南北朝杰出的医学家陶弘景开始把它分为白芍、赤芍两种。它们不同之处在于:赤芍为野生品,入药以原药生用,其功用长于凉血逐瘀;白芍为栽培品,经刮皮、水煮、切片、晒干而成,功效长于补血养阴。其中尤以浙江出产的芍药,品质最佳,称为“杭白芍”。

古方以白芍为主要药物的数以百计,如“桂枝汤”用芍药和肌表之荣卫;“黄芩汤”用芍药和腹中之荣气;“炙甘草汤”用芍药补血脉之阴液。在妇产科临床上,芍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。例如:

白芍配熟地——肝肾并补。于血气亏虚之症,可少女发育偏迟,月经推迟,经量少而淡者,用“四物汤”,取芍、地为主药。常用熟地30克(脾胃功能不佳者改用炭熟地),炒白芍12克,大补阴血,益肾生精。

白芍配当归——补血和营,兼以安胎。临床对于血气不足,气血失调,经常二药等量相配,养血补血,和血敛肝,使营血充盈。对气血不足所引起的胎动不安,我们也常取当归10克,配白芍10克而用之、每能取得满意效果。

芍药配川芎——守中有动,血畅气化。川芎号为补肝之气。气盛者,必须用酸的东西来使它收敛,白芍味酸,号为敛肝之液,白芍与川芎各用9克(二药均微炒),对气机不调,月经先后不均,来潮不畅者,能鼓舞气化,调整月事。如经期量多,则用炒的白芍12克、炒川芎4.5克。

芍药配柴胡——最得力于“逍遥散”这一古方。古人认为妇女以血为本,常不足于血而有余之气,若情志不遂,木失条达,肝失柔和,则肝气横逆,胁痛寒热等症最为多见。

“逍遥散”以白芍养血以涵其肝体,配柴胡辛散以顺肝之胜。临床上,我们还常以此二药配香附、八月扎、郁金、乌拉草、桔叶等用于经前乳胀、乳房小叶增生及肝郁乳汁不行等,都甚应手。

此外,临床妇科还用赤芍配制大黄及清热破行之品,治疗急慢性盆腔炎;用白芍配白术治疗肝、脾二脏失职所致的崩漏,月经过多;用白芍配杞子,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;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芍药以其养血敛阴,补而不腻,柔肝缓中,止痛收汗等功用,在中医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,尤其是在妇产科方面。可以说,妇女一生的用药常见芍药,芍药真不愧为女科之花,妇女之良友。

相关文章
  • 牛膝哪个部位入药,怀牛膝的入药部位

    牛膝哪个部位入药,怀牛膝的入药部位

    牛膝与川牛膝主要区别为二者外形、产地及治疗作用不同。1、外形不同牛膝又叫淮牛膝、对节草。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。其根为细长圆柱形,有的稍弯曲,上端稍粗下端较细,直径在0.4-1cm之间。表面呈灰黄色或淡棕色,稍扭曲,表面可见细微的纵向皱纹,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。川牛膝的表面呈黄棕色或灰褐色,近似为圆柱形,向下略细,并有一定的扭曲。川牛膝的质地是非常的坚硬的,而且韧性是非常的强的,是不容易被折断的,断面是浅黄色的,而且是呈同心圆排列的维管束。

    2023-01-04 阅读全文
  • 溶解冰片的最佳方法,冰片可以在什么水里溶解吗

    溶解冰片的最佳方法,冰片可以在什么水里溶解吗

    有两种方法可以溶解冰片:1、将冰片研磨成细粉,用丙二醇溶解,加入PEG,最后加入Tween80(用量更好)。此时,无论您添加多少水,冰片都不会沉淀。。2、首先在不需要研磨的情况下在乳糜中摄取适量的冰片,将薄荷醇放入乳糜中,然后开始研究,这样就可以在不到几次的时间内将其变成水!(当研磨冰片和薄荷醇时,由于它们的嵌入度较低,因此可以将两者混合并研磨以溶解它们)。3、提高温度。冰是水在自然界中的固体形态,在常压环境下,温度高于零摄氏度时,冰就会开始融化,变为液态水。冰开始融化的时

    2023-01-25 阅读全文
  • 夏枯草泡水喝能散结节吗,肺结节能喝夏枯草水吗

    夏枯草泡水喝能散结节吗,肺结节能喝夏枯草水吗

    1、夏枯草菊花茶:原料 夏枯草、菊花、蜂蜜。 将夏枯草、菊花洗净,沥干水分。将夏枯草、菊花放入锅中,加适量水;用大火煎煮15分钟左右,倒入杯中;茶温后调入蜂蜜,即可。2、夏枯草金银花:材料夏枯草、金银花、冰糖。将夏枯草、金银花洗净,沥干水分; 将夏枯草和金银花放入茶壶中; 倒入沸水,盖上杯盖; 加入冰糖,搅拌均匀,即可。3、夏枯草蒲公英:材料 夏枯草、蒲公英、冰糖。 将夏枯草、蒲公英洗净,沥干水分;将两者材料放入杯中,倒入开水;加适量冰糖,盖上杯盖;冲泡10分钟左右,即可饮

    2023-01-25 阅读全文
  • 中华药材网,中华药材网下载

    中华药材网,中华药材网下载

    应该是枯矾白矾(蛇床子 白矾 硫酸铝钾 痔核 明矾石 )1.化学成分:为含水硫酸铝钾[KAl(SO4)212H2O],枯矾为脱水白矾。 2.药理作用:白矾能强力凝固蛋白质,临床用又可以消炎、止血、止汗、止泻和用作硬化剂。可广谱抗菌,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、某些厌氧菌皮肤癣菌、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,对绿脓杆菌、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明显;在体外有明显抗阴道滴虫作用。白矾经尿道灌注有止血作用;还能促进溃疡愈合;净化混浊生水。 *(%*^$*R%!*^@(

    2023-01-25 阅读全文
  • 薄皮甜瓜最新的品种,脆皮甜瓜最好的品种

    薄皮甜瓜最新的品种,脆皮甜瓜最好的品种

    星甜20甜瓜好吃。1、星甜甜瓜星甜二十,个头均匀,口感脆甜,黄瓤批发。2、星甜20甜瓜口感甜,清甜多汁,皮薄肉厚。3、星甜22甜瓜为早熟、薄皮杂交一代甜瓜品种,适宜条件下雌花开花后23-25天成熟,味道适宜甜。p style=text-align: centerimg src= title=薄皮甜瓜最新的品种,脆皮甜瓜最好的品种

    2023-01-13 阅读全文